贾康:房地产税可促使房价更加沉稳 设计初期可较为宽松

来源:365淘房 2016-08-11 15:23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贾康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贾康 

365淘房 潘莹 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直击 8月10-13日,每一年度如期在海南召开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将再次吹响集结号,邀请近千名最具智慧的房地产行业、金融业精英,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相聚一堂,共议属于中国地产的“改变的力量”。>>>365直击博鳌:改变的力量 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贾康在下午的论坛上做了题为《行业政策工具箱中房产税角色》的主题演讲。贾康认为,房地产税不同于政府之前出台的多轮调控政策,而是匹配给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一个长效机制。出于不同利益的考量,目前房地产税的争议较大。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以后再考虑怎么启动房地产税的问题,否则这个税收不得人心,没法考虑它的改革的推进。贾康认为,在中国已经有了渐进改革的路径依赖的情况下,什么时候可以正面去讨论做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还遥遥无期,那我们怎么顺应实际导向去解决问题,那就成了空谈。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央政府大的方向是去库存,在去库存完成的大概三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段之内,不能讨论房地产税的改革问题。贾康觉得,这恰恰忽视了现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基本事实,就是冰火两重天,火的这边已经形成非常大的压力和民众焦虑的情况下,它还在不断蔓延,所以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贾康认为,对于房产税,要提高到这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立法先行,加快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第二,要把税、费、租和不动产整个制度框架通盘考虑,做一个高水平的配套改革的考虑,处理好社会可接受的它的综合负担,怎么样整合,怎么样尽可能地降低,而且其中的不同类型的负担怎么样分流、归位、理顺相互关系问题,这是配套改革一定要处理好的问题。

第三是设计思路上要有一些具体的要点,一是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公众的心理,在立法过程中间,要坚持做第一单位的扣除;二是相关的房地产税的技术层面的框架,它可以在立法的过程中间做出一个粗线条勾画之后柔性切入,比如说立法里可以勾画出第一单位的扣除,在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情况下,开始执行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方案,比如说最宽松的考虑,既不是人均多少平米的扣除,因为这样人均多少平米的扣除在家庭成员出现一些特定变革的情况下,它有可能引起税收负担的上升,而在公众心理上难以接受。也不一定是所谓第一套房,因为第一套房在中国现实中有可能引出离婚潮。那么是不是可以再宽松一点的规定,就是单薪家庭按第一套房扣免税的第一单位,双薪家庭按两套房做扣税的第一单位,从第三套房开始征收,这个矛盾就绕过去了,其实这也是潘石屹当年提的那个建议的一种形式上的吻合。看起来宽松,但是我们先建框架,这个框架确立起来,全社会认识它之后,再讨论怎么优化,这是技术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大家要有理性的态度来讨论最大公约数,从什么方面把它从社会可接受的方面做起来。三是立法完成之后,可以区分不同区域,按照地方税可以区别对待的原则,陆续地推出。

贾康还在现场勾画了房地产税的正面效应,房地产在预期和引导行为方面,它会降低不动产的空置率,显然会促使市场的价格表现更沉稳,而中国的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间的利用,它的利用率提高,这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制度的支撑因素,大起大落的风险随之减少。房产税会引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使地方政府能专心致志地优化辖区的公共服务,改进各个地方的投资环境,这是地方政府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和政绩考量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这是长效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它也会使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财政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匹配上必须打造的地方税体系,这也是支持着长治久安。

它也会优化居民的收入分配和财产配置,强化社会的再分配机制,而且这也是五中全会所说的共享发展必须打造的机制,有利于遏制社会中间的收入差距,防范两极分化,这个税在推进税制改革过程中也会使直接税的比重提高,而减少低端的税收痛苦程度,改变原来的间接税为主的顺周期的弊病,这也是现代化的税制必须追求的境界。

贾康认为,房产税并不存在有些论者所说到的法理上的硬障碍,国际上并不是说只有终极产权是私有的土地,才能开征这种住房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比如英国有最终产权是私有的土地,也有最终产权不是私有的,归于不同层级的政府和公共团体的土地,但是他们上面的不动产税或者房产税是全覆盖的,更不用说香港,香港的土地没有私有的,但是在最终产权非私有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少年来一直开征房地产税。返回徐州365淘房>>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 住房租赁改革意见出台

  • 房地产业5.1起开启“营改增”试点

  • 365聚焦 多地出台楼市新政

  • 聚焦2016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