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徐州楼市这两天被《中国经济周刊》盯上了,这位“央媒”对徐州楼市报道主要集中如下几点:
1、到底是哪些人来徐州买房?
2、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地铁建设利好助推徐州房价上涨
3、徐州楼市调控效果如何?未来楼市走向如何?
看看央媒如何解读徐州楼市吧!
1、到底是哪些人来徐州买房?
相信许多徐州本地人跟房产君一样困惑,徐州房子都被哪些人买走了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徐州走访发现,目前徐州的购房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上海等长三角发达地区“逃”回徐州安家置业的年轻人;还有一类是从枣庄、萧县等徐州周边县市乡镇进城购房者,这类人群主要是为自己的孩子在城里置办一套房产。
这些人为什么要来徐州买房?
南京财经大学王晓庆博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徐州之所以会成为国内品牌房企扎堆进驻和争夺的“香饽饽”,一是因为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楼市由于严厉调控遇冷,对人口和资金产生“挤压”“溢出”效应,使得人口和资金向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强三线城市流动;二是品牌房企早些年布局徐州收益颇丰,产生了标杆和示范效应,再加上徐州本身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一线品牌房企产生吸引力;三是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人流、资金流产生“虹吸作用”,城市化背景下的进城购房人群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强劲增长。
2、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对徐州楼市的影响有哪些?
徐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徐州来说,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是重大利好,将对周边城市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徐州未来的房价也会形成明显的依托和助推作用。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国务院批复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及3条地铁线路快速推进等利好消息,推动徐州房价从2016年初至今连续上涨19个月。从不温不火到急剧拉升,徐州多个区域房价突破万元大关,不少区域房价实现翻番,个别楼盘的房价在一个月内的涨幅甚至超过160%。
3、徐州楼市调控效果如何?
《中国经济周刊》原文:针对徐州房价的快速飙涨,当地政府连出重拳调控,特别是今年6月2日,徐州市政府发布楼市调控新政,共分为七大项16条意见,包括权属登记两年内限售、备案3个月内不得涨价、增加宅地供应等调控措施。
在多次调控下,徐州新房成交量在今年5月达到顶点,之后连续下滑,不过房价依旧处于上涨状态。
4、政府调控之后,买房依然很难
《中国经济周刊》原文:楼市火爆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升级。
然而,“大招”之后又现市民雨夜抢房怪象。今年6月5日,众多购房者云集某售楼处门口,在风吹雨淋中排队一夜等候认筹。一位当时参与排队认筹的购房者回忆,在雨中苦等一夜,仅仅是“抢”一个购房资格,即使认筹成功,最后能不能真正买到房还要看运气。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场走访得知,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后,徐州楼市又呈现出降温趋势,8月底9月初主城区60多家楼盘仅七八家上涨,华润橡树湾、美的乐城、中昂朗琴等楼盘均出现开盘价低于预估价格的现象。
4、楼市格局迷雾重重,投资者谨慎
据当地开发商介绍,徐州楼市在政府严格调控下,开发商备案价格不能高于3个月前的价格,所以才会出现“降价”现象。
目前,无论是刚性还是投资需求均被抑制,徐州楼市走向并不明朗,开发商、购房客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返回徐州365淘房>>